当前位置: 小升初网 > 古诗词 > 正文

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(阅读题及答案)

2018-01-06 18:09:20  来源: 小升初网  
字号:

淮上与友人别.jpg

  一、《淮上与友人别》诗中第1、2句写了哪些内容?有什么作用?

  参考答案:

  【答题思路】第一问解释诗句的字面意义,第二问的答题思路是:1、为了抒发感情,2、为了突出主旨,3、为了渲染气氛…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。

  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,美好的春光。朋友分手的离情别绪,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,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。

  二、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。

  参考答案:

  【答题模式】写法+效果  写法,这里指的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些抒情手法:直抒胸臆、借景抒情、叙事抒情、托物言志、借古讽今、用典抒情等。答题步骤: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,并结合诗句说明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;②这种写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。

  本诗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。如一、二句使用“杨柳、杨花”等词,借“柳”“留”谐音,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。

  三、这两首诗均以这一意象,表达了作者的之情。

  参考答案:

  “杨柳”,惜别。

  四、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。

  参考答案:

  郑诗融情于景,通过江头春色、杨花柳丝、离亭宴饯、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的反复渲染来表达离思。结句在“君”“我”对照(对比)中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,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,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。杨诗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,生动贴切,新颖别致。(春风吹柳似有“相惜”之意与“殷勤”之态,是拟人的写法,同时也是移情于物,在动情的联想中表达作者与友人不忍分离的深情。

  五、下列说法有误的是(D)

  A、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。

  B、那依依袅袅的柳丝,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、不堪羁旅的愁思。

  C、愁杀二字,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。

  D、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。

  六、诗歌的第三句,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?

  参考答案:

  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(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),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