嘲鲁儒全文:
鲁叟谈五经,白发死章句。
问以经济策,茫如坠烟雾。
足著远游履,首戴方山巾。
缓步从直道,未行先起尘。
秦家丞相府,不重褒衣人。
君非叔孙通,与我本殊伦。
时事且未达,归耕汶水滨。
嘲鲁儒全文翻译:
鲁地老叟谈论《五经》,白发皓首只能死守章句。
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,茫茫然如同坠入烟雾。
脚下穿着远游的文履,头上戴着方山的头巾。
沿着直道缓缓迈步,还没抬脚,已掀起了尘土。
秦朝丞相李斯,早就不重用褒衣博带的儒生。
你也不是达于时变的通儒叔孙通,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。
什么是适合时代的事都不懂,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躬耕吧。
嘲鲁儒字词句解释:
⑴鲁儒:鲁地的儒生。鲁,春秋时鲁国,在今山东省南部。
⑵鲁叟:鲁地的老头子,指鲁儒。五经:指五部儒家经典,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
⑶死章句:老死于章句之学中。章句,分析古书章节、句读。
⑷经济策:治理国家的方略。茫:茫然,模糊不清的样子。
⑸著(zhuó):穿。远游履(lǚ):鞋名。
⑹方山巾:古代一种方形头巾。
⑺“缓步”二句:慢吞吞地沿着直路踱着,未迈开脚步,宽大衣袖已拂起了地上的灰尘。从,沿着。
⑻秦家丞相:指李斯。
⑼褒衣人:指儒生。褒衣,儒生穿的一种宽大的衣服。
⑽叔孙通:汉初薛县(今山东枣庄薛城)人。据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记载:刘邦建立汉王朝后,叔孙通曾到鲁地招集一批鲁生,为刘邦在秦仪的基础上重订朝仪,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去,说他的做法“不合古”。叔孙通讥笑他们说:“你们真是鄙儒,不知时变。”
⑾殊伦:不是同一类人物。
⑿时事:适合当时之事。
⒀汶水滨:指鲁儒的故乡。汶水,今山东大汶河。